党委要闻

党委要闻

党旗飘扬 初心如炬|燕京理工学院“两优一先”先进典型事迹展播(十二)

发布时间:2025-08-03 19:48  点击量:

本网讯(党委办公室 郭雯)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,燕京理工学院对 2024-202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、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。其中,桑静银、孙玉洁、谢倩三位同志凭借坚定的信仰与务实的行动,成为师生心中的标杆,让党旗在教育一线熠熠生辉。

桑静银:教学改革的“攻坚者”,以体系化创新筑牢育人根基

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桑静银

“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,就是对教育最好的敬畏。”这句话是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桑静银17年教育生涯的生动注脚。从教务处到学院管理岗,她始终以党员的高标准,在教学管理、专业建设与科研创新的链条上精准发力,构建起系统化的育人体系。

以制度破局,守稳教学基本盘。面对传媒学院在校生多、班级基数大、兼职教师流动性高的管理难题,她率先建立“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”。通过规范兼职教师选聘与考核流程、推动教学档案数字化管理、搭建常态质量监测平台,使问题课堂与教学事故数量大幅下降,为教学运转装上“稳定器”。

以专业筑基,打通育人生态链。在专业建设中,她聚焦“行业对接”与“内涵提升”双维度。牵头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,强化专业与传媒行业的适配性;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,促使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研室获评省校级“优秀基层教学组织”,摄影专业顺利通过校级一流专业验收。同时,以“以赛促教”为抓手,组织教学创新大赛、带队参与各级教学评比,推动教师队伍能力迭代升级。

以科研赋能,激活育人新动能。她牵头申报的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精品课,填补了学院省级精品课的空白;个人深耕科研领域,发表核心论文、参编教材、参与省级课题,更兼顾一线教学任务,用“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”的行动,诠释着党员干部“掌舵”与“划桨”并重的担当。

孙玉洁:青春成长的“护航者”,以场景化服务点亮成长之路

传媒学院辅导员孙玉洁

“学生的笑脸,是最治愈的光。”95后辅导员孙玉洁以青春活力对接青年需求,在思想引领、成长服务与实践育人的场景中,构建起有温度的育人矩阵。

搭建沟通桥梁,畅通成长诉求通道。作为2023级影技、动画专业辅导员及学生会指导老师,她创新建立“双线联动”机制。每月开展院长书记座谈会,让学生诉求直达决策层;定期组织 “教师面对面”活动,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业指导。任职仅3个月,所带学生会便实现校级考核三连冠,“就业工作先进个人”“学生工作最佳新人”等荣誉,印证了她“以生为本”的工作实效。

打造品牌活动,培育全面发展素养。她策划的“传青杯”篮球赛、新生辩论赛、“学宪法・讲宪法”等活动,将体育精神、思辨能力与法治意识融入校园生活;推动学生参与社区服务、支教活动,在实践中厚植社会责任。学生们常说:“有玉洁老师在,就像有了定心丸。”这份信赖,源于她对每一个成长困惑的耐心回应,对每一次挫折困境的及时帮扶。

谢倩:思想引领的 “深耕者”,以浸润式教育筑牢信仰之基

传媒学院辅导员谢倩

“让党的理论走进学生心里,是辅导员的必修课。”传媒学院辅导员谢倩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工作核心,通过“理论+实践+服务”的三维模式,让红色基因融入学生成长血脉。

用精准引领筑牢思想根基。她创新“分层分类”思政模式。在主题党日中结合时事解读党的政策,在宿舍走访时用家常话化解思想困惑,在线上平台推送“理论微故事”。在她的引导下,所带学生入党积极性显著提升,一批优秀分子成为党的新鲜血液。

用全周期服务护航成长之路。从学业规划到就业指导,她建立“一生一策”帮扶档案。为家庭困难学生链接资助资源,为迷茫学子制定职业发展方案,通过组织实践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。疫情期间,她通宵协调物资、组织疫苗接种,用“全天候在线” 的坚守,诠释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。

用多元角色拓展育人半径。作为党支部宣传负责人,她通过多渠道扩大党的影响力;担任校友联络负责人,搭建起校友与母校的互助桥梁;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,让“奉献精神”成为成长的必修课。正如她所说:“党员的价值,就藏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里。”

三位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,勾勒出燕理育人图景中最动人的底色。她们在教学管理、学生服务、思想引领的赛道上,以系统化思维谋事、以精细化举措干事、以常态化坚守成事,用实际行动证明。平凡岗位上的坚守,正是对初心使命最有力的践行。这份榜样力量,正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以党徽为指引,在育人之路上笃定前行。

办公室电话:0316-3380031

版权所有:燕京理工学院

学校地址:北京东燕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迎宾路808号

冀ICP备09049748号-1 |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085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8-15 21:42:46